維生素C片具有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合成、增強免疫力、促進鐵吸收、輔助治療壞血病等功能。
1、抗氧化作用:
維生素C是強效水溶性抗氧化劑,能中和自由基,減少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。這一功能有助于延緩皮膚衰老,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,同時可能減少慢性炎癥風險。日常補充維生素C可配合防曬措施協同保護皮膚健康。
2、促進膠原合成:
作為羥化酶輔因子,維生素C參與膠原蛋白分子中脯氨酸和賴氨酸的羥化過程。缺乏時會導致膠原纖維結構異常,表現為傷口愈合延遲、牙齦出血。術后患者或皮膚創傷者可適當補充,但需配合蛋白質攝入以提供合成原料。
3、免疫調節:
維生素C能增強中性粒細胞趨化性和吞噬功能,促進淋巴細胞增殖。臨床研究發現,規律補充可縮短感冒病程,但對預防效果有限。流行性感冒期間建議每日分次補充,避免單次大劑量攝入導致腹瀉。
4、促進鐵吸收:
維生素C將三價鐵還原為更易吸收的二價鐵,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鐵的生物利用率。貧血患者建議在進食高鐵食物如菠菜、紅肉時配合100-200mg維生素C,但需與鈣劑間隔兩小時服用以防相互干擾。
5、治療壞血病:
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,表現為毛細血管脆弱、關節疼痛。治療需每日補充300-1000mg直至癥狀消失,同時增加柑橘類水果攝入。該病在現代已罕見,但嚴格限制飲食者仍需警惕。
建議通過均衡飲食獲取維生素C,每日攝入量成人不超過2000mg。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獼猴桃、草莓、青椒等,高溫烹飪會破壞40%-60%含量故建議生食。吸煙者及術后恢復期人群可酌情增加補充劑量,但長期大劑量服用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,需定期監測尿液酸堿度。配合適度有氧運動可增強維生素C的抗氧化效果,但避免與含銅量高的食物同服影響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