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菌性前列腺炎可能由大腸桿菌、變形桿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,通常表現為尿頻尿急、會陰部疼痛、排尿困難、發熱寒戰、性功能障礙等癥狀。
1、排尿異常:尿頻尿急是最常見的早期癥狀,患者可能每小時排尿數次且尿量少。排尿時尿道灼熱感或刺痛感明顯,部分患者出現排尿中斷現象。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可稀釋尿液減輕刺激。
2、局部疼痛:會陰部、恥骨上區或腰骶部出現持續性鈍痛,久坐或排便時加重。疼痛可能放射至陰莖頭部或大腿內側。溫水坐浴每日2次可緩解盆底肌肉痙攣。
3、全身癥狀:急性發作期體溫可達38-39℃,伴有畏寒乏力等全身反應。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計數升高。需臥床休息并監測體溫變化。
4、性功能影響:部分患者出現射精疼痛、血精或勃起功能障礙。炎癥持續可能導致繼發性不育。治療期間應避免性行為及騎自行車等壓迫前列腺的活動。
5、并發癥預警:病情進展可能引發急性尿潴留或附睪炎。出現高熱不退、排尿完全中斷等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。直腸指檢可觸及腫大壓痛的前列腺。
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,多食用西紅柿、南瓜子等富含鋅元素的食物。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功能,但急性期應禁止劇烈運動。治療期間嚴格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,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多西環素、頭孢曲松等。定期復查前列腺液常規直至癥狀完全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