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陰糜爛可通過克霉唑栓、硝酸咪康唑乳膏、氟康唑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真菌感染、細菌感染、局部刺激、激素水平變化、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1、真菌感染:
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常見誘因,表現為外陰紅腫、豆腐渣樣分泌物。除使用克霉唑栓外,需保持外陰干燥,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。
2、細菌感染:
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可能導致化膿性炎癥,伴隨灼痛感。硝酸咪康唑乳膏可聯合高錳酸鉀坐浴,每日更換純棉內褲。
3、局部刺激:
衛生巾過敏或過度清潔破壞皮膚屏障,出現紅斑脫屑。暫停使用刺激性護理產品,選擇弱酸性洗液清潔。
4、激素水平變化:
絕經期雌激素下降導致黏膜萎縮,易發生糜爛。短期使用雌三醇軟膏改善癥狀,同時增加大豆制品攝入。
3、免疫力下降:
糖尿病患者或長期用抗生素者易復發,需口服氟康唑系統治療。監測血糖水平,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抵抗力。
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,選擇寬松透氣的衣物,每日溫水清洗后及時擦干。飲食增加酸奶、西蘭花等富含益生菌和維生素的食物,適度快走或瑜伽促進血液循環。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潰瘍滲液需婦科檢查排除惡性病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