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瑰糠疹可通過抗組胺藥、糖皮質激素、抗病毒藥、免疫調節劑、外用藥物等方式治療。玫瑰糠疹通常由病毒感染、免疫異常、皮膚屏障受損、遺傳因素、環境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抗組胺藥物可緩解瘙癢癥狀。這類藥物通過阻斷組胺H1受體減輕炎癥反應,適用于輕中度瘙癢患者。用藥期間需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,可能出現嗜睡、口干等不良反應。
潑尼松、地塞米松等口服激素適用于皮損廣泛或瘙癢劇烈者。短期使用可快速控制炎癥,但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,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、血糖升高等副作用。局部皮損可配合鹵米松乳膏外涂。
阿昔洛韋、伐昔洛韋等藥物針對可能的HHV-6/7病毒感染。研究顯示早期使用可縮短病程,尤其適用于泛發性皮疹伴發熱者。需監測肝腎功能,常見頭痛、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。
他克莫司軟膏、吡美莫司乳膏等局部免疫抑制劑適用于激素不耐受者。通過抑制T細胞活性減少炎癥,使用后可能出現皮膚灼熱感,需避光使用。嚴重病例可考慮短期口服環孢素。
爐甘石洗劑、氧化鋅軟膏能緩解瘙癢并保護皮損。含薄荷醇的止癢霜可暫時麻痹神經末梢,糜爛滲出時可用硼酸溶液濕敷。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護膚品,沐浴后及時涂抹保濕霜。
玫瑰糠疹患者宜選擇棉質寬松衣物,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。飲食建議增加維生素C、鋅的攝入,如柑橘類水果、牡蠣等,限制辛辣刺激食物。適度進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緩解壓力,皮損泛發或持續發熱時應及時復診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