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內吸收可通過樹脂充填、根管治療、牙髓血運重建、意向性再植、拔牙等方式治療。牙內吸收通常由外傷、牙髓炎癥、正畸治療壓力、牙周感染、特發性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早期表淺吸收可采用復合樹脂直接充填修復。清除病變組織后,使用3M Z350納米樹脂或松風Beautifil II進行分層充填,配合37%磷酸酸蝕與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劑處理牙本質。術后需避免咬硬物,每半年復查X線片監測。
累及牙髓的進展性吸收需行根管治療。采用ProTaper Gold鎳鈦銼預備根管,配合5.25%次氯酸鈉沖洗,AH Plus糊劑配合牙膠尖三維充填。治療后可阻止吸收進程,但無法恢復已喪失的牙體組織。
年輕恒牙出現內吸收時,可嘗試引發根尖出血形成血凝塊,覆蓋iRoot BP Plus三氧化礦物聚合體。該方法通過干細胞分化促進牙本質再生,成功率約68%,需配合長期隨訪。
嚴重吸收但牙根完整的患牙可采用意向性再植術。體外使用Er:YAG激光去除吸收灶,生物陶瓷材料修復缺損后立即再植,配合纖維夾板固定2周。術后需口服多西環素預防感染。
根管穿孔或吸收達根長1/3的患牙建議拔除。拔牙后3個月可選擇種植修復Straumann BL或Nobel Active系統,或采用馬里蘭橋臨時修復。骨量不足者可考慮上頜竇提升術。
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與軟毛牙刷清潔,避免碳酸飲料攝入。正畸患者應定期檢查牙根情況,外傷后需及時拍攝根尖片。建議每半年進行專業潔治,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。出現冷熱敏感或牙齦腫脹需立即就診,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牙根穿孔或病理性骨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