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槽骨吸收可通過調(diào)整咬合關系、補充鈣質(zhì)維生素D、控制牙周炎癥、避免吸煙飲酒、定期口腔檢查等方式干預,通常由牙周病、骨質(zhì)疏松、不良修復體刺激、長期缺牙、內(nèi)分泌紊亂等因素引起。
異常咬合力會加速牙槽骨流失,建議通過正畸矯正深覆合或反頜,使用咬合板緩解夜磨牙壓力。修復缺失牙時選擇種植體分散咬合負荷,避免單側咀嚼習慣。
每日攝入800mg鈣質(zhì)和10μg維生素D可增強骨密度,推薦食用奶酪、黑芝麻、蝦皮等高鈣食物,配合日曬促進吸收。絕經(jīng)期女性需監(jiān)測雌激素水平。
慢性牙周炎是主要誘因,需每半年進行齦下刮治清除菌斑,局部應用米諾環(huán)素緩釋劑。伴牙齦出血時可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。
尼古丁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,酒精干擾鈣代謝,建議逐步戒煙并限制每日飲酒量低于25g。避免用牙齒開瓶蓋等硬物咬合行為。
不良義齒邊緣壓迫易導致局部骨吸收,應及時調(diào)整或更換為種植義齒。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下。
建議每周進行3次30分鐘負重運動如快走、跳繩刺激骨重建,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軟毛牙刷圓弧法刷牙。骨吸收量超過根長1/3時需考慮引導骨再生術,術后6個月復查錐形束CT評估效果。長期服用雙膦酸鹽類藥物者需提前告知牙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