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體出血可通過玻璃體切除術、氣液交換術等方式治療。玻璃體出血可能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視網膜靜脈阻塞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視力模糊、飛蚊癥等癥狀。
1、玻璃體切除術:通過微創手術切除混濁的玻璃體并替換為平衡鹽溶液,適用于大量出血或合并視網膜脫離。手術需在顯微鏡下完成,術后需保持俯臥位以促進氣體或硅油填充物頂壓視網膜。
2、氣液交換術:向眼內注入膨脹氣體替代出血玻璃體,適用于局限性出血。氣體可逐漸被房水替代,術中需聯合激光封閉視網膜裂孔。術后需嚴格保持特定體位2-3周。
3、激光治療: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起的出血,采用全視網膜光凝術減少新生血管。需分3-4次完成全視網膜光凝,術后需監測眼壓變化。
4、抗VEGF注射: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、阿柏西普等藥物抑制血管滲漏,適用于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。每月注射一次,需聯合眼底檢查評估療效。
5、鞏膜扣帶術:通過外部硅膠帶加壓使視網膜復位,適用于合并視網膜脫離者。手術需冷凍封閉視網膜裂孔,術后6周需拆除加壓縫線。
玻璃體出血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及高空飛行,每日攝入深色蔬菜補充葉黃素,定期進行視野檢查。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下,高血壓患者維持血壓低于140/90mmHg。術后3個月內避免游泳及重體力勞動,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預防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