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可能由遺傳因素、肥胖、高齡妊娠、腎臟疾病、內分泌紊亂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現為血壓升高、頭暈頭痛、視物模糊、蛋白尿、下肢水腫等癥狀。
1、血壓升高:妊娠20周后血壓持續≥140/90mmHg是核心表現,需每日早晚監測并記錄。家庭自測血壓建議選擇上臂式電子血壓計,測量前靜坐5分鐘,避免咖啡因或運動后立即測量。血壓波動明顯者需增加監測頻次至每日3-4次。
2、頭暈頭痛:多發生于枕部或前額,晨起時加重,與腦血管痙攣相關。保持環境安靜避光,嘗試冷敷前額緩解。當頭痛伴隨惡心嘔吐或視覺異常時,提示可能發生子癇前期,需立即就醫。
3、視物模糊:視網膜動脈痙攣導致暫時性缺血,表現為視物模糊、閃光感。避免強光刺激,減少電子屏幕使用時間。出現持續性視力下降需進行眼底檢查,排除視網膜脫離等嚴重并發癥。
4、蛋白尿:尿常規檢測尿蛋白≥0.3g/24h提示腎臟損傷。建議采用晨起中段尿檢測提高準確性,避免劇烈運動后取樣。定期復查腎功能,控制每日鹽分攝入不超過5g。
5、下肢水腫:午后踝部凹陷性水腫常見,需與生理性水腫鑒別。抬高下肢促進靜脈回流,穿戴醫用彈力襪。突然出現的面部水腫或體重每周增長>1kg需警惕子癇前期。
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患者需保持低鈉高鉀飲食,每日攝入綠葉蔬菜300-500g,香蕉、橙子等富鉀水果200-350g。適度進行孕婦瑜伽、散步等有氧運動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鐘。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,定期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。血壓控制不佳或出現持續性視覺障礙、胸痛等癥狀時需立即產科急診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