癲癇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卡馬西平、丙戊酸鈉、左乙拉西坦、拉莫三嗪和奧卡西平等抗癲癇藥物。
1、卡馬西平:
卡馬西平是治療部分性癲癇發作的一線藥物,通過抑制鈉離子通道減少神經元異常放電。適用于單純部分性發作、復雜部分性發作及繼發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暈、嗜睡和皮疹,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功能。
2、丙戊酸鈉:
丙戊酸鈉為廣譜抗癲癇藥,對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、失神發作和肌陣攣發作均有效。其作用機制涉及增強γ-氨基丁酸能神經傳導。需警惕肝功能損害、血小板減少等副作用,育齡期女性使用前需評估致畸風險。
3、左乙拉西坦:
左乙拉西坦通過調節突觸囊泡蛋白SV2A發揮抗癲癇作用,適用于成人及兒童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的輔助治療。優勢在于藥物相互作用少,常見不良反應為嗜睡和行為異常,需注意精神癥狀監測。
4、拉莫三嗪:
拉莫三嗪適用于12歲以上患者的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,對Lennox-Gastaut綜合征也有效。需緩慢滴定劑量以避免皮疹等過敏反應,與丙戊酸鈉聯用時需調整劑量。用藥期間應避免陽光暴曬。
5、奧卡西平:
奧卡西平是卡馬西平的衍生物,用于成人部分性發作的單藥或聯合治療。通過阻斷電壓依賴性鈉通道穩定神經元膜,不良反應較卡馬西平輕微,但仍有低鈉血癥風險,用藥期間需監測電解質水平。
癲癇患者除規范用藥外,需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、飲酒等誘發因素。飲食應均衡,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、全谷物。運動選擇低風險項目如散步、瑜伽,避免游泳、攀巖等可能因突發發作導致危險的活動。建議隨身攜帶病情說明卡,定期復查腦電圖和血藥濃度,藥物調整需嚴格遵循神經科醫師指導。家庭成員應學習癲癇發作時的急救措施,如保持呼吸道通暢、防止舌咬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