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糖尿病患者懷孕前可通過血糖監測、藥物調整、營養管理、并發癥篩查、心理評估等方式做好準備。糖尿病可能由胰島素抵抗、β細胞功能障礙、遺傳因素、肥胖、妊娠糖尿病史等原因引起。
1、血糖監測:
孕前3-6個月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.5%以下,空腹血糖維持在3.9-5.6mmol/L,餐后2小時血糖不超過7.8mmol/L。每日4-7次指尖血糖監測,重點關注早餐前及餐后2小時數值。持續高血糖可能增加胎兒畸形風險,血糖波動過大易誘發酮癥酸中毒。
2、藥物調整:
口服降糖藥如二甲雙胍、格列本脲需更換為胰島素治療,優先選擇門冬胰島素、地特胰島素等妊娠期安全制劑。禁用ACEI類降壓藥和他汀類藥物,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需調整優甲樂劑量。藥物轉換應在受孕前完成,避免治療空窗期。
3、營養管理:
每日熱量攝入按25-30kcal/kg計算,碳水化合物占比40%-50%,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、藜麥。補充葉酸400-800μg/日,孕前3個月開始攝入富含鐵元素的牛肉、菠菜。嚴格限制精制糖攝入,酒精飲料需絕對禁止。
4、并發癥篩查:
全面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腎病及神經病變,眼底檢查發現增殖性病變需先行激光治療。尿微量白蛋白超過30mg/24h提示腎臟受損,需控制血壓在130/80mmHg以下。合并多囊卵巢綜合征者需評估排卵功能。
5、心理評估:
采用抑郁自評量表篩查焦慮抑郁狀態,妊娠期血糖管理壓力可能加重情緒障礙。參加糖尿病孕前教育課程,學習胰島素注射技巧與低血糖應對措施。建立包含內分泌科、產科、營養師的多學科隨訪體系。
孕前每日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、快走,避免空腹運動誘發低血糖。定期檢測尿酮體,隨身攜帶葡萄糖片應急。建立包含血糖日志、飲食記錄、用藥時間的健康檔案,為后續妊娠期管理提供基線數據。妊娠期間每2周復查糖化血紅蛋白,超聲監測胎兒發育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