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肝火的藥物包括龍膽瀉肝丸、當歸龍薈丸、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藥,以及菊花、決明子、夏枯草等草藥。
龍膽瀉肝丸由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等成分組成,具有清肝膽、利濕熱的功效。適用于肝膽濕熱引起的頭暈目赤、耳鳴耳聾、脅痛口苦等癥狀。該藥通過瀉火解毒、疏肝利膽的作用緩解肝火旺盛。
當歸龍薈丸含當歸、蘆薈、青黛等藥材,主治肝膽實火證。對煩躁易怒、頭痛目赤、便秘尿黃等肝火上炎癥狀有顯著效果。其瀉火通便作用可促進體內熱毒排出。
柴胡疏肝散以柴胡、白芍、枳殼為主要成分,擅長疏肝解郁、理氣止痛。針對肝氣郁結化火導致的胸脅脹痛、噯氣吞酸等癥狀,通過調和肝脾功能改善火郁狀態。
菊花搭配決明子沖泡代茶飲,具有清肝明目、降火解毒的功效。適合長期用眼過度或熬夜引起的眼睛干澀、視物模糊等肝火癥狀,可作為日常養生飲品。
夏枯草單味或配伍其他草藥制成的煎劑,能清肝瀉火、散結消腫。對肝火上攻引起的頭痛眩暈、甲狀腺腫大等病癥有緩解作用,其寒涼屬性可有效平衡肝陽上亢。
日常可搭配芹菜、苦瓜等清熱食材,避免辛辣燥熱食物;練習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招式輔助調理;肝火持續不緩解或伴隨黃疸、嘔血等癥狀需及時就醫。長期肝火旺盛者應保持情緒舒暢,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