肱骨骨折可通過制動固定、藥物鎮痛、康復訓練、并發癥預防、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。肱骨骨折通常由外傷撞擊、骨質疏松、暴力扭轉、病理性骨折、運動損傷等原因引起。
1、制動固定: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,避免移位加重損傷。上肢懸吊帶輔助制動,保持肘關節屈曲90度。避免患肢負重或劇烈活動,固定時間通常需4-6周。
2、藥物鎮痛:急性期可選用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、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。伴隨神經損傷時,甲鈷胺可促進神經修復。骨質疏松患者需聯合鈣劑與維生素D補充。
3、康復訓練:拆除固定后逐步進行肩肘關節被動活動,防止關節僵硬。握力球訓練增強前臂肌力,鐘擺運動改善肩關節活動度。物理治療采用超聲波或電刺激促進骨愈合。
4、并發癥預防:觀察手指血運及感覺,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。長期臥床者需踝泵運動預防深靜脈血栓。高齡患者加強翻身護理,避免壓瘡發生。
5、定期復查:X線檢查確認骨折對位及愈合進度,通常每2-4周復查一次。骨痂形成延遲時需考慮低強度脈沖超聲波治療。病理性骨折需進一步排查腫瘤或代謝性骨病。
骨折恢復期應保證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攝入,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魚肉、雞蛋。康復階段可進行游泳、太極拳等低沖擊運動,避免籃球、舉重等對抗性訓練。睡眠時用枕頭墊高患肢減輕腫脹,寒冷季節注意患肢保暖促進血液循環。出現持續劇痛、皮膚發紺或感覺異常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