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GBS菌尿指孕婦尿液中檢出B族鏈球菌GBS,可能與泌尿生殖道定植、免疫力下降、激素水平變化、尿路結構改變、既往感染史等因素有關,需通過抗生素治療、定期尿檢、會陰清潔、足量飲水、監測胎心等方式干預。
1、細菌定植:
GBS常寄生于女性下生殖道和直腸,妊娠期激素變化促使細菌遷移至泌尿道。無癥狀菌尿需篩查確認,避免上行感染引發腎盂腎炎。建議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,避免使用堿性洗液破壞菌群平衡。
2、免疫抑制:
孕酮水平升高會降低孕婦細胞免疫功能,增加GBS繁殖風險。可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,食用獼猴桃、鮮棗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,每周3-4次深海魚攝入Omega-3脂肪酸。
3、解剖改變:
增大的子宮壓迫輸尿管導致尿流緩慢,細菌滯留形成菌尿。采取側臥位睡眠減輕壓迫,每小時飲水100-150ml保持尿量沖刷尿道,排尿后從前向后擦拭會陰。
4、既往感染:
既往有GBS定植史或尿路感染史的孕婦復發率較高,可能與陰道pH值改變有關。需在孕35-37周進行GBS篩查,陽性者分娩時需靜脈注射青霉素、頭孢唑林或克林霉素預防新生兒感染。
5、并發癥風險:
GBS菌尿可能導致早產、胎膜早破或新生兒敗血癥。出現排尿灼痛、腰酸發熱等癥狀需立即就醫,治療期間每日監測胎動,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加重腎臟負擔。
妊娠期GBS菌尿管理需結合飲食調整與醫療干預,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稀釋尿液,選擇蔓越莓汁等天然抑菌飲品;穿著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,避免盆浴減少細菌逆行風險;孕晚期每周進行尿常規復查,分娩前4小時完成預防性抗生素輸注。出現宮縮頻繁或陰道流液等先兆早產表現時,需急診處理并告知醫生GBS篩查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