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喂養的新生兒通常不需要額外喂水,母乳中約87%為水分可滿足需求。配方奶喂養需根據環境濕度、體溫等情況調整,過量飲水可能引發低鈉血癥。
1、母乳喂養:母乳滲透壓與嬰兒生理需求匹配,前奶水分含量高可解渴,后奶脂肪含量高可提供能量。哺乳頻率按需喂養即可維持水分平衡,額外喂水可能減少母乳攝入量。
2、配方奶沖調:標準配方奶應按說明書比例調配,過度稀釋會導致營養不良。室溫超過32℃或嬰兒發熱時,可咨詢醫生后酌情補充5-10ml溫水,需使用消毒過的專用喂杯。
3、代謝特點:新生兒腎臟濃縮功能未完善,排尿量為成人6-8倍。出生72小時內每日尿量應達1-3ml/kg,粉紅色尿酸結晶尿屬正常現象,無需通過喂水沖洗。
4、異常情況:嘔吐腹瀉時需遵醫囑口服補液鹽,出現囟門凹陷、皮膚彈性降低等脫水體征應立即就醫。病理性黃疸光療期間可適當增加液體攝入,但需監測電解質。
5、喂養評估:每日尿濕6-8片尿布提示水分充足,體重增長15-30g/天為理想標準。夏季空調房可使用加濕器維持50%濕度,避免鼻腔干燥影響吮吸。
哺乳期母親需保證每日2100-2300ml飲水量,優先選擇溫開水、低脂牛奶等。配方奶喂養者每次喂奶后應拍嗝10分鐘,采用15°斜坡位減少吐奶風險。新生兒口腔清潔可用紗布蘸溫水輕柔擦拭,避免使用硅膠牙刷刺激牙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