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毒患者可通過溫水輕柔擦洗、避免搓揉患處、使用中性沐浴露、保持皮膚干燥、及時就醫等方式護理。丹毒通常由鏈球菌感染、皮膚屏障受損、免疫力低下、足癬繼發感染、淋巴循環障礙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期建議局部溫水輕柔擦洗,水溫控制在37℃以下,避免熱水刺激導致血管擴張加重紅腫。清潔時禁用毛巾用力摩擦,可用無菌紗布蘸取生理鹽水濕敷后輕輕蘸干。
選擇pH5.5-7.0的中性沐浴露,避免含皂基或香精成分。推薦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稀釋后沖洗,可輔助抑制細菌繁殖。沐浴后立即涂抹醫用凡士林保護創面。
下肢丹毒需抬高肢體后清洗,頭面部丹毒避開眼睛及口腔黏膜。破損滲液處先以0.1%依沙吖啶溶液消毒,覆蓋無菌敷料后再進行全身清潔,防止交叉感染。
丹毒多與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,常伴隨發熱、局部灼痛等癥狀。明確診斷后需遵醫囑使用青霉素V鉀片、頭孢呋辛酯或克拉霉素等抗生素,療程通常10-14天。
禁止桑拿、泡澡或長時間淋浴,水溫過熱可能誘發菌血癥。合并糖尿病或靜脈曲張者需每日檢查皮膚,出現水皰或壞死需立即停用沐浴產品并急診處理。
丹毒急性期每日蛋白質攝入應達1.2-1.5g/kg,推薦雞蛋羹、清蒸魚等易消化食物。恢復期可進行踝泵運動促進淋巴回流,睡眠時墊高患肢15-20厘米。創面愈合后仍需持續觀察3個月,復發時需進行下肢靜脈超聲檢查排除深靜脈血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