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老年人跌倒可通過平衡訓練、肌力鍛煉、居家改造、藥物調整、視力矯正、輔助器具使用六個動作實現。
單腿站立、腳跟腳尖直線行走等動作能增強本體感覺和協調性。太極拳或八段錦等緩慢運動可提升動態平衡能力,建議每天練習10-15分鐘,訓練時需扶穩椅子或墻面確保安全。
下肢肌肉群強化是關鍵,靠墻靜蹲、坐姿抬腿等動作能改善股四頭肌和臀部力量。阻力帶訓練可增加踝關節穩定性,每周進行3次,每組動作重復8-12次為宜。
清除地面雜物、鋪設防滑墊、安裝浴室扶手等環境優化措施。夜間增加走廊小夜燈,臺階邊緣貼反光條,將常用物品放置在腰部高度位置,減少攀爬或彎腰動作。
鎮靜安眠藥、降壓藥、抗抑郁藥可能增加跌倒風險。定期與醫生復核用藥方案,避免多種鎮靜藥物聯用,必要時調整劑量或更換替代藥物。
每年進行視力檢查,及時更新老花鏡或白內障手術。選擇防眩光鏡片改善夜間視物能力,避免使用漸變多焦點眼鏡上下樓梯。
根據步態評估選用四腳拐杖或助行器,外出穿防滑鞋底運動鞋。髖部保護器可降低骨折風險,智能跌倒監測設備能及時發出警報。
日常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增強骨骼強度,進行快走、游泳等低沖擊運動改善心肺功能。建立規律作息避免夜間頻繁如廁,雨天濕滑路面盡量不出門。家屬應定期檢查老人居住環境安全性,參加社區防跌倒知識講座,多維度干預可降低60%以上跌倒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