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腫痛可遵醫囑使用甲硝唑、布洛芬、阿莫西林等藥物緩解癥狀。牙齦腫痛的治療藥物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藥、抗生素、局部麻醉劑、中成藥和含漱液。
1、非甾體抗炎藥:
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能有效減輕牙齦炎癥引起的疼痛和腫脹。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揮鎮痛消炎作用,適用于輕度至中度疼痛。用藥期間需注意胃腸道反應,避免空腹服用。
2、抗生素:
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常用于治療細菌感染導致的牙齦腫痛。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效果顯著,阿莫西林則對多種口腔常見致病菌有效。使用抗生素需完成整個療程,避免耐藥性產生。
3、局部麻醉劑:
利多卡因凝膠或苯佐卡因含片可暫時緩解劇烈疼痛。這類藥物通過阻斷神經傳導產生局部麻醉效果,適合在進食前或特殊場合臨時使用,但不宜長期依賴。
4、中成藥:
牛黃解毒片和銀黃含片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中藥制劑副作用相對較小,適合輕癥患者或作為輔助治療,見效可能較西藥緩慢但作用持久。
5、含漱液:
氯己定含漱液能減少口腔細菌數量,緩解炎癥。含漱液直接作用于患處,使用方便且全身吸收少,適合配合其他藥物使用,每日漱口3-4次效果更佳。
牙齦腫痛期間應保持口腔清潔,使用軟毛牙刷輕柔刷牙,避免刺激患處。飲食宜清淡,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,如獼猴桃、西蘭花等,促進牙齦修復。避免過冷過熱或辛辣食物刺激,戒煙限酒。每日用溫鹽水漱口3-4次有助于消炎,若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,應及時就醫檢查是否存在牙周膿腫等嚴重情況。規律作息和減輕壓力也有助于改善口腔免疫力,預防牙齦問題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