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瞼下垂整形手術可能出現暫時性腫脹、淤血、感染等常見副作用,嚴重并發癥如眼瞼閉合不全較為罕見。手術風險主要與個體體質、手術方式、術后護理等因素相關。
1、腫脹淤血:
術后1-2周內普遍存在眼周腫脹和皮下淤血,與術中組織分離、毛細血管損傷有關。冷敷可促進血管收縮,48小時后改為熱敷幫助淤血消散。避免用力揉眼或劇烈運動可減輕癥狀。
2、局部感染:
切口處可能出現紅腫熱痛等感染征象,多因術中消毒不徹底或術后護理不當導致。輕度感染可通過抗生素軟膏控制,嚴重者需口服抗生素。保持傷口清潔干燥是預防關鍵。
3、眼瞼閉合不全:
提上瞼肌過度矯正可能導致閉眼困難,表現為夜間角膜暴露、眼部干澀。多數患者在3-6個月內逐漸恢復,嚴重者需二次手術調整。術前精確測量肌力可降低發生風險。
4、瘢痕增生:
切口處可能出現增生性瘢痕,與個人瘢痕體質或縫合技術相關。早期使用硅酮類疤痕貼可改善,頑固性瘢痕需注射糖皮質激素或激光治療。選擇隱蔽切口路徑能減少顯性瘢痕。
5、不對稱矯正:
雙側眼瞼高度不一致多因術前評估不足或術中操作誤差造成。輕微不對稱可通過局部按摩改善,明顯差異需等待3個月穩定期后修復。選擇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醫師可有效規避。
術后應保持頭部抬高睡姿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及煙酒攝入。建議每日進行眼球轉動訓練促進血液循環,使用醫用冰袋時需用紗布隔開防止凍傷。拆線前避免沾水,外出佩戴墨鏡防風防塵。嚴格遵醫囑使用眼藥水預防干眼癥,術后1個月內禁止佩戴隱形眼鏡。定期復診檢查角膜狀況,出現持續疼痛、視力模糊等異常需立即就醫。恢復期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于組織修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