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率過緩可通過阿托品、異丙腎上腺素、茶堿等藥物干預。該癥狀可能由竇房結功能減退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藥物副作用、迷走神經張力過高、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。
1、阿托品:作為M膽堿受體拮抗劑,能阻斷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作用,適用于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的心動過緩。用藥期間需監測口干、視力模糊等抗膽堿能副作用。
2、異丙腎上腺素: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增強竇房結自律性,改善傳導阻滯。適用于急性癥狀發作,但可能引發心悸、頭痛等不良反應,冠心病患者慎用。
3、茶堿類藥物: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提升細胞內環磷酸腺苷水平,兼具支氣管擴張和正性肌力作用。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心動過緩患者尤為適用。
4、竇房結功能異常:可能與年齡相關性退行性變、心肌炎后遺癥有關,通常表現為頭暈、乏力等癥狀。嚴重病例需考慮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,包括單腔起搏器、雙腔起搏器等術式。
5、甲狀腺功能調節: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可糾正甲減相關心動過緩。左甲狀腺素鈉需根據TSH水平調整劑量,同時監測骨代謝和心血管系統變化。
日常可適量攝入含輔酶Q10的深海魚、堅果等食物,規律進行快走、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。睡眠時保持右側臥位減輕心臟壓力,避免使用高濃度咖啡因飲品。心電圖監測應每月進行,動態心電圖每年復查,出現黑朦或暈厥立即急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