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牙齒完全脫出后可以嘗試再植,但成功率與脫出時間、保存方式密切相關。脫位牙在30分鐘內再植成功率最高,需立即用生理鹽水或牛奶浸泡牙根并盡快就醫。
一、牙齒脫出的黃金處理時間:
牙齒脫出后30分鐘內是再植的最佳窗口期,此時牙周膜細胞存活率可達90%。若牙齒干燥暴露超過1小時,牙周膜細胞會大面積壞死,再植后易發生牙根吸收。脫位牙應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不可刷洗牙根,浸泡在冷牛奶或唾液保存液中轉運,避免用紙巾包裹或直接干燥保存。
二、臨床再植治療流程:
醫生會先評估牙槽骨完整性,用抗生素溶液清潔牙根后復位固定。年輕恒牙需進行牙髓切斷術預防感染,成熟恒牙可能需后續根管治療。固定期通常持續2-4周,期間需流質飲食。術后需定期復查X線,監測牙根吸收情況。
三、影響再植成功的因素:
8-12歲兒童因牙根未完全發育成功率較高。牙齒完整脫位比伴有牙槽骨骨折的情況預后更好。再植后可能出現牙根外吸收、牙齒固連等并發癥,需通過咬合調整或正畸干預處理。若牙齒無法保留,需考慮間隙保持器預防鄰牙傾斜。
日常需為兒童配備運動護齒套預防牙外傷,避免啃咬硬物。固定期間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,使用含氟漱口水預防齲齒。飲食應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促進牙槽骨修復,推薦魚肉豆腐羹、菠菜豬肝粥等軟爛食物。再植牙可能隨時間變暗,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,但需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評估牙髓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