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結石可通過枸櫞酸氫鉀鈉、坦索羅辛、雙氯芬酸鈉等藥物輔助治療。膀胱結石通常由代謝異常、尿路感染、尿流梗阻、飲食習慣、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。
枸櫞酸氫鉀鈉常用于調節尿液酸堿度,通過堿化尿液溶解尿酸結石。該藥物需配合定期尿液pH值監測,適用于尿酸結石患者。長期使用需注意電解質平衡,避免高鉀血癥。
坦索羅辛可松弛輸尿管下段平滑肌,促進直徑小于10mm的結石排出。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頭暈、逆行射精等副作用,禁用于低血壓患者。需配合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增強效果。
雙氯芬酸鈉能緩解結石移動引發的腎絞痛,減輕輸尿管水腫。短期使用不超過3天,消化道潰瘍患者需聯用質子泵抑制劑。該藥物僅對癥處理,不解決結石根本問題。
左氧氟沙星適用于合并尿路感染的結石患者,可殺滅大腸桿菌等常見病原菌。用藥前需進行尿培養藥敏試驗,療程通常7-14天。長期濫用可能誘發細菌耐藥性。
乙酰半胱氨酸對胱氨酸結石有溶解作用,需配合尿液堿化治療。每日分次給藥并監測尿胱氨酸水平,治療周期長達6-12個月。孕婦及支氣管哮喘患者慎用。
膀胱結石患者每日需保證2500-3000ml水分攝入,優先選擇檸檬水、橙汁等枸櫞酸含量高的飲品。減少動物內臟、菠菜等高嘌呤食物,限制每日鈉鹽攝入低于5g。適度進行跳繩、爬樓梯等垂直運動促進結石排出,但急性絞痛期應臥床休息。結石直徑超過6mm或合并腎功能損害時,需及時就醫考慮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術。術后保持導尿管通暢,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監測復發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