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可能表現為腹脹、嘔吐、血便、喂養困難、呼吸暫停等癥狀,嚴重時可出現休克或腸穿孔。
腹部膨隆是早期典型癥狀,觸診有張力感,腸鳴音減弱或消失。腹脹程度與病情進展相關,可能伴隨腹壁紅腫或靜脈顯露。需立即禁食并胃腸減壓,通過腹部X光片評估腸管擴張情況。
嘔吐物常含膽汁或咖啡渣樣物質,反映腸道出血或梗阻。早產兒更易出現反復嘔吐伴心率不穩。護理時應保持側臥位避免誤吸,記錄嘔吐頻率及性狀供醫生評估。
大便呈暗紅色或果醬樣,鏡檢可見紅細胞及潛血陽性。出血量與腸黏膜壞死程度相關,嚴重者需輸注血小板。采集糞便樣本時注意記錄排便時間及血量變化。
患兒表現為拒奶、吸吮無力或進食后哭鬧,體重增長停滯。需暫停經口喂養改用靜脈營養,監測血糖及電解質。恢復期應從稀釋配方奶開始少量試喂。
晚期可出現體溫不穩、皮膚花紋、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,或突發腹肌緊張提示腸穿孔。需緊急進行血培養、CRP檢測,必要時行腸造瘺術或壞死腸段切除。
母乳喂養可降低發病風險,哺乳期母親需避免高脂飲食。恢復期患兒應遵醫囑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,定期監測生長發育指標。注意奶具消毒與手衛生,接觸患兒前后需用含氯消毒劑洗手。出現呼吸頻率>60次/分或血氧飽和度<90%時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