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股起膿包可通過局部清潔消毒、外用抗生素藥膏、口服抗生素、切開引流、光動力治療等方式治療。膿包通常由毛囊炎、皮脂腺囊腫感染、外傷感染、免疫力低下、糖尿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毛囊炎: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導致紅腫化膿,表現為單個或多個紅色丘疹頂端有膿頭。每日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羅星軟膏,避免擠壓或刮破膿包。穿透氣棉質內衣減少摩擦,癥狀加重時需就醫。
2、皮脂腺囊腫:皮脂腺導管阻塞繼發感染形成囊性腫物,伴隨壓痛和波動感。局部熱敷促進吸收,外涂夫西地酸乳膏控制感染。囊腫直徑超過1厘米或反復發作建議手術切除,需完整摘除囊壁防止復發。
3、外傷感染:皮膚破損后細菌侵入形成膿腫,常見于久坐或衛生不良人群。清創后使用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,口服頭孢氨芐控制感染。保持創面干燥,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行為,出現發熱需靜脈用抗生素。
4、免疫力低下:HIV感染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易發生頑固性膿腫。除常規抗感染治療外需注射丙種球蛋白增強免疫,聯合紅光照射促進愈合。監測血糖水平,糖尿病患者需同步調控血糖至7mmol/L以下。
5、特殊處理:波動感明顯的膿腫需由醫生行十字切開引流,術后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。反復發作的化膿性汗腺炎可采用CO2激光或光動力治療破壞病變汗腺,配合異維A酸膠囊調節皮脂分泌。
日常需增加全谷物和維生素C攝入促進組織修復,每日進行提肛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選擇寬松透氣的亞麻材質坐墊,便后堅持從前往后擦拭。出現持續高熱、膿液惡臭或肛周大面積紅腫需立即急診處理,警惕壞死性筋膜炎等嚴重并發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