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尖囊腫可能由齲齒未治療、牙髓壞死、根尖周炎、細菌感染、創傷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根管治療、囊腫摘除術、抗生素治療、牙體修復、定期口腔檢查等方式干預。
1、齲齒未治療:牙齒硬組織被細菌侵蝕形成齲洞,未及時充填可導致牙髓感染。炎癥通過根尖孔擴散至根尖周組織,局部形成肉芽腫并逐漸液化形成囊腔。日常需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,發現齲齒立即采用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充填。
2、牙髓壞死:深齲或牙隱裂導致牙髓組織缺血壞死,壞死物質分解產生毒素刺激根尖區。臨床表現為患牙變色、叩痛陽性,X線顯示根尖陰影。需通過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,配合使用氫氧化鈣糊劑消毒根管。
3、根尖周炎:慢性根尖周炎長期存在時,炎性滲出物被纖維組織包裹形成囊腫??赡芘c變形鏈球菌、普氏菌感染有關,常伴隨牙齦瘺管、咀嚼無力癥狀。急性發作期口服阿莫西林聯合甲硝唑,囊腫直徑超1cm需行根尖切除術。
4、細菌感染:厭氧菌混合感染破壞根尖周骨組織,刺激馬拉瑟上皮剩余增殖形成囊腫內襯。采用三聯抗生素糊劑進行根管消毒,頑固性感染可考慮意向再植術或根尖倒充填術。
5、創傷因素:牙齒受到外力撞擊導致根尖區血管斷裂,血腫機化后形成創傷性囊腫。患牙通常存在牙冠折裂或牙根縱裂,需通過錐形束CT評估骨質破壞程度。微創治療選擇超聲骨刀摘除囊腫,嚴重者需拔牙后行位點保存術。
日常應控制精制糖攝入量,增加乳制品和粗纖維食物攝取。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,避免用患牙咬硬物。囊腫術后三個月復查CBCT觀察骨愈合情況,恢復期可進行咬合功能訓練。長期缺牙患者需及時修復防止鄰牙傾斜,種植修復前需確保骨量充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