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癬可能由皮膚癬菌感染、免疫力低下、環境潮濕、接觸傳染源、皮膚屏障受損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外用抗真菌藥物、口服藥物、環境消毒、增強免疫力、避免搔抓等方式治療。
1、真菌感染:皮膚癬菌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物品傳播,感染后可能因搔抓將真菌帶到身體其他部位。表現為環形紅斑、脫屑伴瘙癢,治療需使用聯苯芐唑乳膏、特比萘芬噴霧等外用藥物,嚴重時口服伊曲康唑。
2、免疫力下降:糖尿病、HIV感染等疾病會削弱皮膚防御功能。患者可能出現多處皮損擴散,需控制基礎疾病的同時使用酮康唑洗劑清洗患處,配合口服氟康唑治療。
3、環境因素:長期處于潮濕環境會加速真菌繁殖。建議穿透氣棉質衣物,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洗毛巾衣物,保持患處干燥可選用硝酸咪康唑散劑。
4、接觸傳播:與患者共用拖鞋、手套等物品易導致交叉感染。確診后應單獨使用洗浴用品,接觸患處后需用硫磺皂洗手,寢具需每周煮沸消毒。
5、皮膚破損:搔抓或外傷會破壞皮膚完整性。表現為原病灶周圍出現衛星灶,需剪短指甲避免抓撓,破損處可先涂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細菌感染。
日常應減少辛辣刺激飲食,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、菠菜等食物。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,運動后及時擦干汗液。若皮損面積持續擴大或出現化膿,需及時到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和培養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