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指甲疼痛可通過局部護理、抗感染藥物、鎮痛藥物、抗真菌藥物、手術引流等方式治療。該癥狀通常由外傷、甲溝炎、甲癬、嵌甲、甲下膿腫等原因引起。
1、外傷處理:輕微擠壓或碰撞可能導致甲床損傷,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。避免繼續受壓,冰敷可緩解腫脹。若伴隨甲下淤血,需由醫生進行鉆孔引流減壓。
2、抗感染治療:甲溝炎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,表現為甲周紅腫熱痛。外用莫匹羅星軟膏、夫西地酸乳膏可控制淺表感染,嚴重者需口服頭孢氨芐。化膿性感染需配合切開排膿。
3、鎮痛藥物:劇烈疼痛可短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。甲下血腫壓力過高時,醫生可能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處理。避免自行穿刺放血以防繼發感染。
4、抗真菌方案:甲癬引起的疼痛需持續使用特比萘芬、伊曲康唑等口服抗真菌藥,配合環吡酮胺搽劑外用。病甲需定期修剪至新甲完全長出,療程通常持續3-6個月。
5、手術干預:反復發作的嵌甲需行甲緣部分切除術,甲母質破壞術可防止復發。甲下膿腫需徹底清創,嚴重骨髓炎患者可能需拔甲治療。術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換藥。
保持手部干燥清潔,避免接觸刺激性化學品。日常可進行溫水浸泡加入少許食鹽緩解疼痛,修剪指甲時保留1-2毫米游離緣。蛋白質攝入不足者需補充乳制品、魚類等富含胱氨酸的食物,維生素E膠囊涂抹甲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運動時佩戴防護指套,糖尿病患者出現甲部疼痛需立即就醫排查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