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尿道瓣膜屬于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,對嬰幼兒健康影響較大,需及時干預。
一、疾病嚴重性表現:
后尿道瓣膜會導致排尿受阻,引發膀胱高壓和腎臟積水。新生兒期可能出現排尿困難、尿線細弱、反復尿路感染;嬰幼兒期可伴隨生長發育遲緩、腎功能損傷。長期未治療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腎衰竭,需通過超聲、膀胱造影等檢查明確診斷。
二、臨床分期與干預措施:
根據腎功能損傷程度分為三期。早期可通過膀胱鏡下瓣膜切除術解除梗阻,術后需定期監測膀胱功能;中期需配合清潔間歇導尿和抗生素預防感染;晚期腎功能嚴重受損時需考慮透析或腎移植。約80%早期干預患兒可獲得良好預后。
患兒日常需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ml以上,避免憋尿,每3-6個月復查泌尿系超聲和腎功能。家長應記錄排尿日記,觀察有無尿頻、尿急癥狀復發。飲食需控制鈉鹽攝入,適量補充維生素D促進骨骼發育。術后可進行盆底肌訓練改善排尿功能,但需避免劇烈運動造成腹部壓力增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