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竇炎可能由飲食刺激、久坐不動、排便習慣不良、細菌感染、肛竇解剖異常等原因引起。
1、飲食刺激:長期攝入辛辣食物、酒精或高脂飲食會刺激直腸黏膜,導致局部充血水腫。減少辣椒、烈酒攝入,增加膳食纖維可通過軟化糞便減輕刺激。
2、久坐不動:長時間保持坐姿會使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受阻。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,進行提肛運動有助于改善靜脈回流。
3、排便異常:便秘時干硬糞便摩擦肛竇,腹瀉時稀便攜帶病菌逆行感染。養成定時排便習慣,排便后溫水坐浴可清潔肛周。
4、細菌感染: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經肛隱窩侵入引發炎癥。可能與肛周濕疹、痔瘡破損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肛門灼痛、排便后分泌物增多等癥狀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左氧氟沙星、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療。
5、解剖因素:肛竇過深或腺體導管迂曲易致分泌物滯留??赡芘c先天性發育異常、既往肛周手術史有關,常伴隨肛門墜脹感、反復發作等癥狀。嚴重者需考慮肛竇切開引流術或肛竇切除術。
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潔干燥,選擇棉質透氣內褲;飲食注意補充酸奶、蘋果等富含益生菌和果膠的食物;避免騎行、深蹲等增加肛周壓力的運動,推薦進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鍛煉。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出現發熱、膿性分泌物時需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