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精癥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、藥物治療、輔助生殖技術等方式改善生育能力。嚴重程度與精子濃度、活力、形態(tài)等指標相關,通常由精索靜脈曲張、內(nèi)分泌異常、感染因素、遺傳缺陷、環(huán)境毒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精子濃度低:每毫升精液精子數(shù)少于500萬時自然受孕幾率顯著下降。可能與睪丸生精功能障礙、激素水平異常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射精量減少、睪丸萎縮等癥狀。可嘗試補充鋅硒元素、避免高溫環(huán)境,嚴重者需采用卵胞漿內(nèi)單精子注射技術。
2、前向運動力差:PR級精子比例低于32%時影響精子穿透宮頸黏液能力。常見于生殖道感染或精漿異常,伴隨會陰部墜脹、精液液化延遲。建議進行抗炎治療,選擇左卡尼汀、輔酶Q10等改善線粒體功能的藥物。
3、畸形率過高:正常形態(tài)精子占比不足4%可能導致受精障礙。多與氧化應激、輻射暴露相關,表現(xiàn)為精子頭部空泡、尾部畸形。需補充維生素E、硫辛酸等抗氧化劑,結合精子洗滌術優(yōu)化精液質量。
4、精索靜脈曲張:陰囊溫度升高使精子DNA碎片率超過30%時,胚胎停育風險增加。患者常見站立時陰囊墜痛,可通過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改善,術后配合生長激素促進生精上皮修復。
5、遺傳因素異常:Y染色體微缺失或CFTR基因突變會導致無精癥。這類患者睪丸體積通常小于12ml,需進行睪丸穿刺取精,結合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篩選健康胚胎。
日常需保持陰囊通風透氣,避免久坐和騎行運動。每周攝入牡蠣、三文魚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,配合深蹲運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。當精液分析連續(xù)兩次達到重度少弱畸精癥標準精子濃度<5百萬/ml,前向運動精子<10%,正常形態(tài)<1%,建議盡早就醫(yī)評估睪丸活檢或供精人工授精的可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