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糜爛可通過婦科檢查、醋酸白試驗、陰道鏡檢查、宮頸細胞學檢查、HPV檢測等方式診斷。
醫生使用窺陰器暴露宮頸后肉眼觀察,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表現為宮頸表面紅色顆粒狀改變,病理性糜爛可能伴隨接觸性出血或異常分泌物。該方法為初步篩查手段,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鑒別。
將3%-5%醋酸溶液涂抹宮頸后觀察顏色變化,柱狀上皮在醋酸作用下呈現短暫性白色改變,邊界清晰。該試驗能區分生理性異位與真性糜爛,異常白色區域需警惕癌前病變可能。
通過光學放大系統觀察宮頸血管形態和上皮結構,可發現微小病灶并定位活檢。檢查可見生理性異位的葡萄狀結構,病理性糜爛可能出現點狀血管、鑲嵌樣改變等異常圖像。
采用TCT或巴氏涂片采集宮頸脫落細胞,檢測是否存在非典型鱗狀細胞或腺細胞。該方法能篩查宮頸癌及癌前病變,對于持續存在的糜爛樣改變具有重要鑒別價值。
通過PCR或雜交捕獲技術檢測高危型HPV感染,16/18型陽性者需結合陰道鏡評估。HPV持續感染與宮頸病變進展相關,該檢測對明確糜爛病因及預后判斷具有指導意義。
日常建議穿著棉質透氣內褲避免局部潮濕,規律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每年完成一次婦科體檢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、E等抗氧化營養素,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攝入。出現異常陰道出血或排液時應及時就診,避免自行使用陰道沖洗劑破壞菌群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