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盤低置可能會引起出血。胎盤低置是指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,接近或覆蓋宮頸內口,隨著子宮增大或宮頸擴張,胎盤邊緣血管可能破裂導致出血。
1、胎盤低置的分期與出血風險:
胎盤低置根據覆蓋宮頸內口的程度分為完全性、部分性和邊緣性。完全性胎盤低置出血風險最高,可能從孕中期開始反復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;部分性胎盤低置常在孕晚期或臨產時出血;邊緣性胎盤低置出血量通常較少。出血量與胎盤剝離面積相關,鮮紅色出血提示活動性出血,需立即就醫。
2、不同階段的應對措施:
孕28周前發現的胎盤低置有自然上移可能,需減少劇烈運動、避免性生活及重體力勞動。孕晚期持續低置者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,完全性胎盤低置需剖宮產終止妊娠。出血期間應左側臥位休息,監測胎動變化,必要時使用宮縮抑制劑延長孕周。貧血患者需補充鐵劑和蛋白質。
3、日常管理與風險防范:
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腹壓增高,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護住腹部。選擇棉質內衣減少摩擦刺激,每日清潔會陰部預防感染。出現宮縮頻繁、出血量增加或胎動異常時,需急診處理。建議每2-4周超聲復查胎盤位置變化,血紅蛋白低于100g/L需藥物干預。
胎盤低置孕婦應保證每日優質蛋白攝入,如魚肉、禽蛋和豆制品,搭配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K。避免久站久坐,臥床時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循環。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,但禁止深蹲或仰臥起坐。心理疏導尤為重要,家人需配合減輕孕婦焦慮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