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盤植入通常不會自行脫落,需要醫療干預處理。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異常附著于子宮肌層甚至穿透子宮壁,屬于產科危急重癥,自然脫落可能導致大出血等致命風險。
1. 胎盤植入的分型與風險:
根據侵入深度分為粘連型、植入型和穿透型。粘連型胎盤可能部分自行剝離但仍需手術清宮;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盤必須通過子宮動脈栓塞、病灶切除等手術處理。未及時干預可能引發產后出血發生率約30%、感染、子宮穿孔等并發癥,穿透型還可能損傷膀胱等鄰近器官。
2. 臨床處理方案:
保守治療適用于出血量少的邊緣性植入,采用甲氨蝶呤抑制胎盤活性;多數情況需行子宮下段環形縫合、子宮動脈結扎等止血手術,穿透型常需子宮切除術。術前通過MRI評估植入范圍,術中備足紅細胞懸液,術后監測凝血功能。保留生育功能者需避孕2年以上,再次妊娠需早期超聲監測。
患者需嚴格遵醫囑進行產后康復,6周內避免劇烈運動,觀察惡露性狀及出血量。飲食宜補充高鐵食物如鴨血、菠菜,配合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。每日監測體溫預防感染,出現發熱或腹痛加劇需立即就醫。心理上需正視疾病風險,與醫生保持溝通,避免因焦慮影響恢復進度。產后42天復查超聲評估子宮復舊情況,計劃再次妊娠者需接受孕前咨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