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滋病的潛伏期通常為2-4周至數年不等,個體差異較大。潛伏期指從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到出現臨床癥狀的時間,期間病毒持續復制但無明顯癥狀。
1、急性感染期:
約50%-70%感染者在病毒侵入后2-4周出現發熱、咽痛、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流感癥狀,持續1-3周自行緩解。此階段血液中可檢出病毒核酸,但抗體檢測可能呈陰性。
2、臨床潛伏期:
多數感染者隨后進入長達8-10年的無癥狀期。此時免疫系統與病毒處于拉鋸狀態,CD4+T淋巴細胞數量緩慢下降,感染者外表與常人無異,但具有傳染性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。
3、艾滋病前期:
當CD4+T細胞計數降至200-500個/μL時,可能出現體重下降、反復腹瀉、口腔真菌感染等癥狀。此階段可能持續數月到數年,提示免疫系統功能顯著受損。
4、艾滋病期:
CD4+T細胞計數低于200個/μL時進入終末期,患者會出現嚴重機會性感染或腫瘤。常見表現包括肺孢子菌肺炎、隱球菌腦膜炎、卡波西肉瘤等,未經治療者生存期通常不超過3年。
定期檢測HIV抗體是發現感染的關鍵,高危行為后72小時內可使用阻斷藥物。感染者應保持規律作息,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和維生素,適度進行有氧運動,避免生冷食物。心理支持對維持治療依從性至關重要,可通過專業心理咨詢緩解焦慮情緒。規范抗病毒治療可使感染者壽命接近常人,需嚴格遵醫囑用藥并定期監測免疫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