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肝衰竭部分患者可以治愈,具體取決于病因、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時機。早期發現并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可顯著提高生存率,但晚期病例預后較差。
一、可治愈的情況及治療措施:
由藥物中毒或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早期急性肝衰竭,通過及時清除毒素、抗病毒治療及人工肝支持系統干預,約40%-60%患者肝功能可完全恢復。治療需在重癥監護室進行血漿置換、血液灌流等凈化治療,同時配合護肝藥物如還原型谷胱甘肽、多烯磷脂酰膽堿促進肝細胞修復。飲食需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,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補充能量。
二、不可逆損傷的應對方案:
若出現肝性腦病Ⅲ期以上或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超過50秒,提示肝臟大面積壞死。此時需評估肝移植指征,符合條件者通過親體肝移植或尸肝移植可獲得60%-80%的5年生存率。無法移植者需進行姑息治療,通過乳果糖降低血氨、補充凝血因子維持生命體征,同時需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及家屬焦慮情緒。
預防急性肝衰竭需避免濫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,乙肝患者應定期監測病毒載量。康復期每天攝入30-35kcal/kg熱量,優先選擇易消化的魚肉、豆腐等優質蛋白,配合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改善代謝。出現黃疸或意識模糊需立即就醫,日常監測體重及尿量變化,戒除酒精并慎用中藥制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