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葉型天皰瘡不會傳染。該疾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皮膚病,由免疫系統異常攻擊皮膚細胞間連接蛋白導致,與病原體感染無關,不存在人際傳播風險。
一、疾病特征與發病機制:
落葉型天皰瘡以表皮淺層水皰和廣泛鱗屑為主要表現,屬于天皰瘡的亞型之一。其核心病理改變為自身抗體攻擊橋粒芯蛋白1,導致角質形成細胞間連接破壞,形成松解性水皰。患者常出現皮膚紅斑、易破潰的淺表水皰及葉片狀脫屑,好發于頭面、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。疾病活動期可能伴隨瘙癢或灼熱感,但無發熱等全身感染癥狀。
二、鑒別診斷與常見誤區:
需注意與感染性皮膚病如膿皰瘡、皰疹病毒感染等區分。后者多由細菌或病毒引起,具有接觸傳染性,皮損表現為膿液滲出或簇集性水皰。而落葉型天皰瘡的鱗屑樣皮損不會釋放傳染性病原體,共用餐具、衣物或皮膚接觸均不會導致傳播。部分患者因皮損外觀產生病恥感,實際無需隔離措施。
日常護理需保持皮膚清潔濕潤,選擇無刺激的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。急性期避免搔抓以防繼發感染,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。飲食宜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,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。病情穩定期可進行適度運動增強體質,但需避免暴曬和高溫環境誘發皮損。定期皮膚科隨訪監測抗體水平,規范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