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管嬰兒懷孕通常在孕12周后逐漸穩定。此時胎盤發育成熟,流產風險顯著降低,但整個孕期仍需密切監測。
1、孕早期0-12周:
胚胎著床后至孕12周屬于高風險期。試管嬰兒技術中使用的促排卵藥物可能導致黃體功能不足,需持續補充黃體酮至孕10-12周。此階段常見陰道出血、下腹墜脹等先兆流產癥狀,發生率約15%-25%。建議每周復查孕酮和HCG水平,通過超聲監測胚胎發育情況。若出現嚴重妊娠劇吐,需靜脈營養支持。
2、孕中期13-27周:
胎盤完全形成后妊娠狀態趨于穩定。試管嬰兒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較自然妊娠高1.5倍,需每兩周監測血壓和尿蛋白。羊水穿刺等侵入性產前診斷建議在16-20周進行。此階段應注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,每日鈣攝入量需達1000mg。適當進行孕婦瑜伽可改善血液循環。
3、孕晚期28周后:
試管嬰兒雙胎妊娠率高達30%,早產風險需重點關注。從28周起建議每兩周進行胎心監護,34周后每周檢查。控制體重增長在每周0.5kg以內,血糖異常者需進行膳食管理。出現規律宮縮或胎動異常時需立即就醫。剖宮產率較自然妊娠高20%,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。
試管嬰兒孕婦應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,避免劇烈運動。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,如魚肉、豆制品,每日蔬菜不少于500g。保持睡眠環境安靜,使用孕婦枕緩解側臥不適。定期進行心理評估,參加孕婦學校緩解焦慮。居住環境需保持通風,避免接觸化學制劑。建立規律的胎教習慣,每日與胎兒進行語言交流。注意觀察陰道分泌物變化,預防生殖道感染。出現頭痛、視物模糊等不適需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