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輕度肺動脈高壓需結合具體癥狀評估嚴重程度,建議心血管專科就診明確病因。肺動脈高壓可能由慢性缺氧、左心疾病、肺部疾病、血栓栓塞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輕度肺動脈高壓患者可能僅表現為活動后氣促、乏力,靜息狀態下無明顯不適。伴隨右心室功能代償期,日常活動耐量下降程度需作為重要評估指標。典型癥狀進展可能包括勞力性呼吸困難、胸痛、暈厥。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間質性肺病等肺部病變是常見誘因,可能與長期缺氧導致肺血管重構有關。左心衰竭引起的肺靜脈高壓約占60%,需排查高血壓、冠心病等基礎病。這類繼發性肺動脈高壓需優先治療原發病。
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占所有病例的4%,肺栓塞病史患者應定期復查。抗凝治療可選用華法林、利伐沙班等藥物,嚴重者需行肺動脈血栓內膜剝脫術或球囊肺動脈成形術。
特發性肺動脈高壓需使用靶向藥物,如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安立生坦、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西地那非、前列環素類似物伊洛前列素。藥物選擇需根據WHO功能分級和血流動力學參數。
建議低鹽飲食控制液體負荷,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克。適度進行呼吸訓練、平地步行等有氧運動,避免登山、負重等誘發癥狀的活動。睡眠時采用高枕臥位減輕夜間呼吸困難。
建議定期監測血氧飽和度、六分鐘步行距離等指標,每3-6個月復查心臟超聲。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、雞胸肉,適量攝入深綠色蔬菜補充鎂元素。避免突然暴露于寒冷環境,冬季外出做好面部保暖。出現下肢水腫、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癥狀加重表現需及時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