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活檢可通過局部麻醉、超聲引導、細針穿刺等方式降低損傷風險。肝活檢可能由肝臟占位性病變、不明原因肝功能異常、慢性肝炎評估、肝纖維化分期、代謝性肝病診斷等原因引起。
現代肝活檢采用22G細針穿刺,創口直徑不足1毫米,出血風險低于1%。超聲實時引導可避開大血管和膽囊,術后加壓包扎6小時能有效預防血腫形成。
凝血功能異常者需提前輸注血漿糾正,血小板低于50×10?/L禁用。門靜脈高壓患者可選擇經頸靜脈路徑,肝硬化患者采用彈槍式活檢針可減少肝包膜撕裂風險。
嚴重并發癥發生率約0.3%,主要包括膽汁性腹膜炎、氣胸、腸穿孔。輕微疼痛發生率為20%,多可在24小時內自行緩解,嚴重疼痛需排除肝包膜下血腫。
術后需絕對臥床6小時,監測血壓心率變化。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,72小時禁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。約90%患者活檢后肝酶輕度升高,1周內恢復正常。
FibroScan可無創評估肝纖維化程度,準確性達85%。血清學檢測如ELF測試、FIB-4指數適用于隨訪監測,磁共振彈性成像對晚期肝硬化診斷特異性超過95%。
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低脂食物如清蒸魚、豆腐羹,避免辛辣刺激。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,2周內禁止游泳或舉重。日常需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、腹痛加劇等癥狀,出現持續發熱或肩部放射痛需立即就醫。定期復查肝功能、血常規,慢性肝病患者應持續監測甲胎蛋白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