頜面贗復治療后需注意創面護理、飲食調整、口腔清潔、定期復查及心理調適,以促進功能恢復并降低并發癥風險。
1、創面護理:
術后24小時內避免觸碰修復區域,使用無菌紗布輕壓止血。48小時后可用生理鹽水棉球輕柔擦拭周圍皮膚,保持干燥。若佩戴贗復體,每日取下后用軟毛刷清潔基托,避免使用酒精或熱水浸泡。出現紅腫滲液需立即就醫。
2、飲食管理:
初期選擇流質食物如米湯、果蔬汁,逐步過渡到軟食如蒸蛋、土豆泥。避免堅硬、黏性食物如堅果、年糕,防止贗復體移位。進食時雙側交替咀嚼,溫度控制在40℃以下。蛋白質攝入可促進組織修復,推薦魚肉、豆腐等易消化食材。
3、口腔清潔:
使用兒童軟毛牙刷清潔剩余天然牙,配合沖牙器沖洗贗復體邊緣。含漱氯己定溶液每日2次,每次30秒,減少菌斑堆積。睡眠時摘除贗復體并浸泡于專用清潔液,避免滋生白色念珠菌。
4、復診監測:
術后1周、1個月、3個月需復查咬合關系及組織適應性。通過CBCT評估骨整合情況,調整贗復體邊緣密合度。出現壓痛或潰瘍時需及時進行襯墊處理,避免黏膜長期受壓缺血。
5、心理適應:
贗復體可能引起短暫發音障礙,可通過朗讀訓練改善清晰度。參與支持小組交流使用經驗,減輕社交焦慮。正念冥想有助于緩解因外觀變化產生的負面情緒,必要時可尋求心理咨詢。
頜面贗復治療后需長期維持口腔微環境平衡,每日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增強黏膜抵抗力。推薦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改善血液循環,但避免劇烈動作導致贗復體脫落。睡眠時抬高床頭15°減輕面部水腫,使用硅膠枕減少局部壓迫。定期使用義齒粘附劑增強固位力,外出攜帶應急護理包應對突發情況。修復6個月后可根據骨愈合情況評估是否需二次手術優化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