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淤青可通過冰敷消腫、熱敷散瘀、藥物緩解、抬高患肢、適度活動等方式治療。淤青通常由皮下毛細血管破裂、局部血液循環障礙、凝血功能異常、外力撞擊、軟組織損傷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冰敷消腫:磕傷后48小時內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處,每次15-20分鐘。低溫能收縮血管減少出血,緩解腫脹疼痛,間隔2小時重復操作避免凍傷。
2、熱敷散瘀:48小時后改用40℃熱毛巾外敷,每日3-4次促進血腫吸收。溫熱刺激可擴張血管加速代謝,配合輕柔按摩效果更佳,注意避開破損皮膚。
3、藥物緩解: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環,涂抹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消炎鎮痛,口服三七活血膠囊促進淤血消散。皮膚完整者可用紅花油局部揉搓。
4、抬高患肢:平臥時用枕頭墊高膝蓋至心臟水平以上。重力作用有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,每日保持抬高位3-4小時,配合踝泵運動預防血栓。
5、適度活動:淤青穩定后逐步進行直腿抬高、膝關節屈伸等康復訓練。活動度以無痛為原則,每次10-15分鐘,每日2-3次維持關節靈活性。
恢復期間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K的菠菜西蘭花促進凝血,適量攝入菠蘿獼猴桃幫助消除炎癥。避免劇烈跑跳運動,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鍛煉。若淤青面積持續擴大伴劇烈疼痛,需排查韌帶損傷或骨折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