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腹水終末期可能表現為腹脹持續加重、呼吸困難、意識模糊、下肢嚴重水腫、黃疸加深、嘔血黑便、尿量顯著減少、血壓持續下降、皮膚瘀斑、嗜睡昏迷等癥狀。這些癥狀與門靜脈高壓、肝功能衰竭、凝血功能障礙、肝腎綜合征等病理機制相關。
1、腹脹加重:腹水快速積聚導致腹圍短期內明顯增加,可能伴隨腹部皮膚繃緊發亮。這與門靜脈高壓導致血管內液體滲入腹腔有關,需限制鈉鹽攝入并配合利尿劑治療。
2、呼吸困難:大量腹水壓迫膈肌使肺擴張受限,患者出現端坐呼吸、血氧飽和度下降。臨床需行腹腔穿刺引流,同時監測電解質平衡。
3、意識障礙:血氨升高引發肝性腦病,早期表現為晝夜顛倒、撲翼樣震顫,晚期出現昏迷。需給予乳果糖、利福昔明等降血氨藥物,限制蛋白質攝入。
4、下肢水腫:低蛋白血癥和門脈高壓共同導致下肢凹陷性水腫,常延伸至大腿及會陰部。需補充白蛋白聯合呋塞米利尿,抬高患肢改善回流。
5、黃疸加深:膽紅素代謝障礙使皮膚鞏膜黃染進行性加重,尿液呈濃茶色。提示肝細胞廣泛壞死,可嘗試人工肝支持治療。
6、消化道出血: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嘔血或柏油樣便,伴隨心率增快、血紅蛋白驟降。需緊急內鏡下止血并輸注凝血因子。
7、尿量銳減:肝腎綜合征使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,血清肌酐進行性上升。需停用腎毒性藥物,必要時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。
8、血壓下降: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引發收縮壓低于90mmHg,四肢末梢濕冷。需快速補液擴容,監測中心靜脈壓指導治療。
9、皮膚瘀斑: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導致皮下自發性出血,常見于受壓部位。需靜脈補充維生素K1、新鮮冰凍血漿。
10、昏迷狀態:代謝紊亂引發格拉斯哥評分≤8分,瞳孔對光反射遲鈍。需氣管插管維持通氣,加強生命體征監測。
終末期肝腹水患者需絕對臥床,每日監測腹圍體重變化。飲食采用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配方,如魚肉糜、蛋花粥等易消化食物。可進行被動關節活動預防深靜脈血栓,保持皮膚清潔預防壓瘡。當出現嘔血、意識障礙等危急癥狀時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