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和牙齦連接處發白可能由牙齦炎、牙周炎、口腔白斑、氟斑牙或營養不良等因素引起。
1、牙齦炎:
牙齦炎是牙齦組織的炎癥反應,常因牙菌斑堆積導致。早期表現為牙齦邊緣發紅腫脹,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局部發白現象,伴隨刷牙出血。日常需加強巴氏刷牙法清潔,配合牙線使用,若持續不緩解需進行齦上潔治。
2、牙周炎:
牙周炎進展期可能出現牙齦退縮,導致牙根暴露部位呈現灰白色。這與牙槽骨吸收、牙周袋形成有關,常伴有牙齒松動和口臭。需通過齦下刮治控制感染,嚴重者需進行翻瓣手術。
3、口腔白斑:
口腔黏膜白斑屬于癌前病變,好發于牙齦與牙齒交界處。表現為界限清楚的白色斑塊,可能與吸煙、機械刺激相關。確診需活檢,輕度可通過維生素A酸局部治療,進展期需手術切除。
4、氟斑牙:
長期攝入過量氟化物會導致牙釉質礦化異常,表現為牙面白堊色斑塊,嚴重時累及牙齦緣。兒童期高氟地區飲水是主要誘因,成年后可通過滲透樹脂修復改善外觀。
5、營養缺乏:
維生素B族或鐵元素缺乏時,牙齦組織可能出現蒼白色改變,常伴舌炎或口角炎。需檢測血清鐵蛋白、葉酸等指標,通過調整膳食結構補充動物肝臟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營養素的食物。
建議每日使用軟毛牙刷以45度角清潔齦緣,避免橫向刷牙損傷牙齦。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攝入,促進膠原蛋白合成。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病變,吸煙者需戒除煙草減少刺激。出現持續發白伴疼痛、潰瘍或出血時,應及時就診排除惡性病變。孕期激素變化也可能導致牙齦顏色改變,需加強口腔衛生維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