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肚子可通過補充電解質、調整飲食、服用止瀉藥物、熱敷腹部、就醫檢查等方式治療。拉肚子通常由飲食不當、腸道感染、食物過敏、腸易激綜合征、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補充電解質:
腹瀉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,需要及時補充??娠嬘玫}水或口服補液鹽,避免脫水。自制補液可用500毫升溫水加1.75克食鹽和10克白糖調配。每小時飲用200-300毫升,分次少量飲用效果更佳。
2、調整飲食:
急性期選擇低渣飲食,如米湯、藕粉、蘋果泥等。癥狀緩解后逐漸過渡到稀飯、面條等易消化食物。避免高纖維、高脂肪、乳制品及刺激性食物。推薦食用蒸蘋果、焦米粥等具有收斂作用的食物。
3、服用止瀉藥:
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毒素,洛哌丁胺能抑制腸蠕動,雙歧桿菌可調節菌群平衡。三種藥物需間隔2小時服用。蒙脫石散每次1袋,每日3次;洛哌丁胺首次4毫克,之后每腹瀉1次服2毫克。
4、熱敷護理:
用40℃左右熱水袋敷于臍周,每次15-20分鐘。熱敷能緩解腸痙攣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。配合順時針腹部按摩效果更好,注意力度輕柔,避開飯后立即進行??商砑颖『删驮鰪娊獐d效果。
5、就醫指征:
出現血便、持續高熱、嚴重脫水、意識模糊等癥狀需立即就醫??赡芘c細菌性痢疾、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有關,通常表現為里急后重、黏液膿血便等癥狀。需進行糞便常規、血常規等檢查明確病因。
腹瀉期間建議每日飲用2000毫升以上溫水,避免劇烈運動。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,逐步增加運動量。飲食遵循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普食的過渡原則,2-3天內避免生冷食物。注意觀察排便次數和性狀變化,記錄體溫和液體出入量。保持腹部保暖,睡眠時穿戴護腹帶。便后使用溫水清洗,預防肛周皮膚破損。若癥狀超過72小時無改善或出現新發癥狀,應及時復診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