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疹濕瘡的癥狀包括皮膚紅斑、瘙癢、水皰、滲液和結痂,可能由過敏、感染、環境刺激等因素誘發。
1、紅斑:初期表現為局部皮膚出現邊界不清的紅色斑塊,多呈對稱分布。紅斑可能伴隨輕微灼熱感,常見于面部、四肢屈側等部位。避免搔抓,冷敷可緩解不適。
2、瘙癢:皮膚瘙癢呈陣發性加劇,夜間更為明顯。過度搔抓可能導致繼發感染。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涂,穿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。
3、水皰:急性期皮膚表面出現針尖至米粒大小的簇集性水皰,皰壁薄易破潰。水皰內含透明漿液,破潰后形成糜爛面。保持創面干燥,避免接觸刺激性化學物質。
4、滲液:水皰破裂后出現淡黃色組織液滲出,常見于耳后、腋窩等皺褶部位。滲液可能導致衣物粘連,需用無菌紗布吸附。合并細菌感染時滲出物轉為膿性。
5、結痂:滲出液干燥后形成黃褐色痂皮,周邊伴有鱗屑脫落。痂皮自然脫落后可能出現色素沉著,避免強行撕剝。恢復期使用維生素E乳促進皮膚修復。
日常需避免魚蝦、芒果等易致敏食物,室內濕度保持在50%-60%。急性期暫停劇烈運動,選擇燕麥浴或金銀花煎劑濕敷。皮損泛發或伴隨發熱需及時皮膚科就診,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或血常規檢查。慢性反復發作者建議記錄飲食日記,排查潛在誘發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