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經可通過熱敷、運動調節、藥物干預等方式緩解,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、子宮收縮異常、盆腔器質性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熱敷緩解:
下腹部放置熱水袋或暖貼,溫度控制在40-45℃,持續20-30分鐘。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松弛子宮平滑肌,降低前列腺素對疼痛的敏感性。經期每日重復3-4次,注意避免燙傷皮膚。
2、運動調節:
經期前一周開始練習瑜伽貓牛式、骨盆傾斜運動,每天15分鐘。適度運動可增加內啡肽分泌,減少子宮痙攣頻率。避免跳躍、仰臥起坐等增加腹壓的動作,經量多時改為散步或冥想。
3、非甾體抗炎藥:
布洛芬、萘普生、雙氯芬酸鈉等藥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。疼痛開始時服用,間隔6-8小時重復,連續使用不超過3天。胃腸道潰瘍患者需搭配奧美拉唑等胃黏膜保護劑。
4、激素類藥物:
屈螺酮炔雌醇片、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藥適用于原發性痛經。需在月經周期第1-5天開始服用,連續21天。可能引起乳房脹痛、突破性出血等副作用。
5、中藥調理:
元胡止痛片、少腹逐瘀顆粒、艾附暖宮丸等中成藥需辨證使用。氣滯血瘀型選用活血化瘀類,寒凝血瘀型選用溫經散寒類。建議經前1周開始服用至經期第3天。
經期保持每日攝入50mg維生素B1和300mg鎂元素,可通過食用全麥面包、香蕉、深綠色蔬菜補充。避免冷飲、咖啡因及高鹽食物,穿著寬松衣物減少腹部壓迫。疼痛持續72小時以上或伴隨發熱、異常分泌物時需婦科就診排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器質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