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缺血可通過阿司匹林、硝酸甘油、美托洛爾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、高脂血癥、糖尿病、吸煙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血小板藥物:
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風險,氯吡格雷可阻斷ADP受體抑制血小板活化,替格瑞洛作為新型P2Y12受體拮抗劑起效更快。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,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聯合質子泵抑制劑。
2、硝酸酯類藥物:
硝酸甘油能快速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,硝酸異山梨酯作用持續時間較長,單硝酸異山梨酯適合長期預防用藥。用藥期間需警惕體位性低血壓,每日需保持8小時無藥期避免耐藥。
3、β受體阻滯劑:
美托洛爾通過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,比索洛爾選擇性更高適合合并慢阻肺患者,卡維地洛兼具α受體阻斷作用。用藥應從最小劑量開始,心率低于50次/分需調整劑量。
4、鈣通道阻滯劑:
地爾硫卓適用于冠狀動脈痙攣導致的心肌缺血,氨氯地平對血管平滑肌選擇性更高。用藥期間需監測血壓和心率,避免與β受體阻滯劑聯用導致嚴重心動過緩。
5、調脂穩定斑塊藥物:
阿托伐他汀能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更強,匹伐他汀對肝功能影響較小。需定期監測肝酶和肌酸激酶,聯合依折麥布可增強降脂效果。
心肌缺血患者日常需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,增加深海魚類和堅果攝入,限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緒激動。嚴格監測血壓血糖,隨身攜帶急救藥物,每3-6個月復查血脂和心臟超聲。戒煙限酒,保持體重指數在18.5-23.9之間,睡眠時間保證7-8小時。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下,高血壓患者目標血壓應低于130/80mmH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