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呼嚕可通過調整睡姿、減重、使用口腔矯正器、鼻腔擴張器、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等方式治療。打呼嚕通常由肥胖、鼻中隔偏曲、扁桃體肥大、睡眠姿勢不當、飲酒等因素引起。
1、調整睡姿:
仰臥位時舌根后墜易阻塞氣道,側臥可減少軟組織塌陷。建議使用防打鼾枕頭或背部固定裝置保持側臥,避免使用過高枕頭。睡前避免頸部過度彎曲,可嘗試抬高床頭15度。
2、控制體重:
頸部脂肪堆積會壓迫氣道,BMI每降低1單位打鼾強度減少25%。建議通過游泳、快走等有氧運動結合地中海飲食減重,每日熱量缺口控制在300-500大卡。腰圍男性應<90cm,女性<80cm。
3、口腔矯正:
下頜前移式口腔矯治器適用于單純性鼾癥,可前移下頜骨擴大咽腔。定制型矯治器效果優于通用型,需牙科取模制作。常見副作用包括晨起顳頜關節酸脹、唾液分泌增多。
4、鼻腔處理:
鼻中隔偏曲患者可使用鼻擴張貼或生理鹽水沖洗,嚴重者需行鼻中隔矯正術。過敏性鼻炎患者可選用氯雷他定、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,睡前避免接觸塵螨等過敏原。
5、呼吸機治療:
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是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首選方案,壓力范圍4-20cmH2O需專業滴定。雙水平呼吸機BiPAP適合不能耐受CPAP者,配備加濕器可降低口鼻干燥。
日常可練習口咽肌訓練如吹奏樂器、發"啊"音持續鍛煉軟腭,避免睡前4小時飲酒。合并日間嗜睡或呼吸暫停超過10秒需進行多導睡眠監測,排除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鎂元素,晚餐以清蒸魚、燕麥等低脂高纖維食物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