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踝關節扭傷是否遺留后遺癥與損傷程度、處理方式有關,多數可通過休息、冰敷、加壓包扎、抬高患肢及康復訓練恢復。
輕度韌帶拉傷通常無后遺癥,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但關節穩定性良好。重度撕裂或骨折可能遺留慢性疼痛、關節不穩,需MRI明確損傷分級。
傷后48小時內未及時冰敷制動可能加重炎癥反應,延遲愈合。正確使用彈性繃帶固定2-3周可減少韌帶松弛風險。
急性期后需進行踝泵運動、平衡墊訓練等本體感覺練習,每周3次持續6周可降低習慣性扭傷概率。
兒童骨骺未閉合時嚴重扭傷可能影響生長板,與骨骺分離有關,表現為患肢長度差異。X線檢查可排除Salter-Harris骨折。
反復扭傷可能導致創傷性關節炎,與關節軟骨損傷有關,表現為活動后疼痛。超聲引導下PRP注射可改善軟骨修復。
建議傷后2周內避免跑跳運動,選擇高幫運動鞋提供支撐,每日補充500mg維生素C促進膠原合成。若6周后仍存在腫脹或夜間痛,需骨科復查排除隱匿性損傷。康復期可進行游泳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,逐步恢復踝關節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