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頜骨骨質增生與骨瘤可通過組織病理學特征、生長方式、影像學表現、臨床癥狀及治療需求進行區分。
骨質增生是骨皮質反應性增厚,顯微鏡下可見成熟板層骨結構;骨瘤由異常增殖的骨組織構成,病理分型包括致密型、海綿狀型或混合型。
骨質增生沿骨表面緩慢生長,形態多呈梭形或波浪狀;骨瘤表現為邊界清晰的圓形/橢圓形突起,可向軟組織內膨脹性生長。
X線片顯示骨質增生為均勻高密度影,與正常骨皮質連續;CT三維重建可見骨瘤呈"蘑菇樣"孤立病灶,周圍可見透亮帶。
骨質增生多無癥狀,偶見局部壓痛;骨瘤可能伴隨面部畸形、牙齒移位或三叉神經壓迫癥狀,疼痛程度與體積正相關。
無癥狀骨質增生無需處理,定期觀察即可;骨瘤若影響功能或美觀需手術切除,常用術式包括邊緣性切除術、整塊切除術。
日常護理需注意避免頜面部外傷,骨質增生患者建議每6-12個月進行全景片復查;骨瘤術后患者應保持口腔衛生,避免咀嚼硬物。飲食推薦高鈣食物如乳制品、深綠色蔬菜,配合維生素D補充促進骨愈合。適度進行咬肌訓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但需避免過度張口運動。出現頜骨異常膨隆或持續性疼痛時應及時就診口腔頜面外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