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暈惡心拉肚子可通過補充電解質、調整飲食、腹部保暖、口服止瀉藥、抗感染治療等方式緩解,通常由脫水、飲食不當、胃腸型感冒、食物中毒、病毒性腸炎等原因引起。
脫水是頭暈惡心的常見誘因,腹瀉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。建議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,每日分次補充1000-1500毫升液體。香蕉、土豆等含鉀食物可輔助調節電解質平衡。
發病期選擇低脂低渣飲食,如米湯、饅頭、蘋果泥等易消化食物。避免乳制品、高纖維及辛辣刺激食物。癥狀緩解后可逐步添加蒸蛋、軟面條等半流質食物,少食多餐減輕胃腸負擔。
受涼可能加重腸痙攣,使用熱水袋熱敷腹部時溫度不超過50℃,每次15-20分鐘。順時針按摩臍周能緩解腸絞痛,配合生姜紅糖水可改善惡心癥狀。
蒙脫石散能吸附腸道毒素,洛哌丁胺可抑制腸蠕動,雙歧桿菌制劑能調節菌群平衡。需注意蒙脫石散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服用,洛哌丁胺禁用于感染性腹瀉。
細菌性腸炎可能伴隨發熱、膿血便,諾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對革蘭陰性菌有效。輪狀病毒腸炎需注意糞便隔離,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恢復期保持充足睡眠,每日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。飲食可逐步增加山藥、小米等健脾食材,避免生冷食物攝入。持續72小時未緩解或出現意識模糊、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時需急診就醫,兒童及老年人腹瀉需密切監測生命體征。便常規、血電解質檢查有助于明確病因,嚴重脫水可能需靜脈補液治療。